【光明日报】男子罹患巨大复杂肾肿瘤, 中山一院泌尿团队成功切瘤又保肾

2020-05-15

近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罗俊航教授团队利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和改良肾血管阻断技术,为一名罹患巨大复杂右肾癌的患者完整切除肿瘤并且成功保留了右肾,降低了患者术后出现高血压、尿毒症的风险。

该患者来自潮汕地区,是一名56岁的男性患者,影像检查提示其右肾肿瘤位于肾脏中部,最大直径超过7厘米, 大部分肿瘤组织位于肾实质内部,且紧贴肾盏和肾窦血管。罗俊航教授利用国际上保肾手术难度 R.E.N.A.L.评分系统对肿瘤进行了评估,显示评分高达11分(该系统最高分为12分)。

由于患者左侧尿路有结石和积水病史,他希望医护团队能尽力保住其右肾功能,进一步降低术后远期出现的尿毒症、心脑血管意外等风险。罗俊航教授和陈旭副教授等根据影像学信息进行了肾脏及血管三维重建,按照患者肿瘤和血管分布特点以及利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技术进行尿路重建修复的优势,制定了分支肾动脉分步阻断、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手术方案。术中,罗俊航教授团队采取精确阻断和顺序开放多根分支肾动脉的策略,确保了肿瘤的完整切除,同时明显缩短了肾缺血时间,成功保护了肾功能。术后,患者的肾功能复查结果与术前基本一致,患者将于5月14日康复出院。

罗俊航教授介绍,传统保肾手术有肾动脉主干阻断和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两种肾动脉阻断方式。此次改良的分支肾动脉分步阻断术式兼顾了两种传统术式的优势并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应用在巨大复杂肾癌的保肾手术中具有两方面的优势。

一是显著缩短术中肾缺血时间,有利于更好保护肾功能。罗俊航教授团队改良的分支肾动脉分步阻断术式,借助术前肾脏及血管三维重建图像和术中机器人三维放大视野,对二、三级分支肾动脉进行了精细分离和辨识,分步阻断供应肿瘤的分支动脉和供应正常肾脏的分支动脉,在创面深部缝合后,先开放正常肾供应分支动脉再继续浅层缝合,将肾缺血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极大保护了肾脏功能。

二是手术视野清晰渗血少,有利于完整切除巨大复杂肿瘤及减少并发症。罗俊航教授团队改良的分支肾动脉分步阻断术式,可分步阻断供应肿瘤的分支动脉和供应肿瘤周边正常肾的分支动脉,视野清晰且创面渗血少,在机器人三维放大视野帮助下,医生可清楚辨识肿瘤边界并完整切除肿瘤,并充分发挥机器人在精细缝合上的优势,避免了视野不清晰影响缝合效果导致术后出血和尿漏。(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通讯员韦锦焕)

报道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ee99b591f1a640afad2a069c3bb560ff

2020-05-15